在遥远的中美洲,玛雅文明从公元前313年的创世历法开始,逐渐发展出独特的文化。受到奥尔密克人文化启示的影响,公元前2600年左右,玛雅文明开始崭露头角。玛雅人以农业为生,他们砍伐森林,运用精致的建筑和艺术手法,建造出城市、神庙和道路。他们的文字系统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00年,由象征性的符号和词汇或音节相对应构成。玛雅的宇宙观建立在一些长达5200年的周期之上。
令人瞩目的是,正在经历的周期将在2012年结束,而中国的周期则从公元前2637年开始,将在2020年结束并进入新的周期。这两个重要年份的接近,让人不禁好奇。与西方星座中的宝瓶宫时代(大约在2000年左右)相比,这种现象似乎更加引人关注。
玛雅人的信仰中,大地被想象成一条平坦的四方形鳄鱼脊背。他们的造物主被称为于纳布居。天空则被描绘成一条双头蛇或一只蛇鸟(伊特扎姆-耶赫),对应着我们的银河。传说中的四个角分别放在不同的神身上或树上。干纳赫布和克萨巴朗克这对英勇的孪生兄弟,分别代表着生命与天空、冥世与死亡。他们通过巧妙的计谋战胜死神,并在西巴巴(地狱)复活,以太阳和金星的形态出现。这个神话赋予了人们死而复生的希望,同时也证明了人类牺牲的价值。
玛雅的祭司们运用独特的计算体系和历法,根据一个神圣的周期来预测未来。一个260天的年份称为“左尔金”,接着是一个正常的365天的年份称为“哈亚布”。这两种年份的结合产生了一个52年的周期,如果诸神对人类不满,世界的末日可能就在这个周期结束时突然来临。祭司们精通天文学,记录太阳、行星和恒星的运动,建筑师则根据天文现象来规划神庙、广场和陵墓的布局。对玛雅人来说,祭献是在善与恶的永恒斗争中对行星神的崇拜,以抵抗邪恶的势力。他们特别崇拜的金星被视为“克扎尔科亚特”神,根据它来预言未来。他们预见日食的产生,天空的动荡被认为是诸神生活的真实写照。宗教、占星术和历法共同构成了他们社会的基础。
尽管玛雅文明经历了衰落,西班牙人的征服也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但至今仍有祭司继续运用神圣的历法进行他们的巫术、宗教和占星术活动。阿兹特克人建立了一种复杂的历法,包括天文和玄学的观察、季节和天体的运动等要素。这些知识和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展示了玛雅文化的顽强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