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无恙:一个关于平安与完好的故事
你是否曾遇到过某些人或事物在经历种种波折后仍然保持完好状态,仿佛一切灾难都无法触碰到他们?这种情况,我们常称之为“安然无恙”。
一、核心含义
“安然无恙”这个词汇,原意是指人平安无疾病,现已扩展至描述人或事物未受损害、未发生意外,保持完好状态。它由两个词语构成:“安然”,表示平安、安稳的状态;“无恙”,则意味着无疾病、无灾祸。
二、出处与典故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比如“陆公安然无恙”。而它的历史典故与战国时期的赵威后有关。当齐国的使者来拜访时,赵威后首先询问的是齐国的收成,接着询问齐王是否安好,这种关切的问候方式体现了“无恙”一词的深远含义。
三、用法与示例
“安然无恙”在语法上作谓语、状语,属于偏正式结构,含有褒义。它既可以用于描述人,如“他经历车祸仍安然无恙”,也可用于描述事物,如“文物保存安然无恙”。
四、近义与反义词
近义词有“平安无事”“安然如故”“完好无损”,而反义词则包括“危在旦夕”“九死一生”“千钧一发”。使用这些词语时,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区分。
五、注意事项
在读音上,“恙”应读作“yàng”,不可误写为“羔”。这个词语的语义侧重于强调未受损害的结果,而非未发生事故。比如,如果说一个人“安然无恙”,那强调的是他经历了某些事情后仍然保持完好,而不是事情本身没有发生。
生活里,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波折和挑战,但总有一些人或事物能够经受住考验,保持原样。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安然无恙”来形容他们,表达我们的敬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