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成王封其子弟伯禽于鲁地,周公告诫他,以谦德治国,方能长久。吾乃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天下地位亦不轻。虽金尊玉贵,仍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天地之间,人才浩渺如海,深不可测。拥有一片土地者,应谦虚待人,不可因地位显赫而对士人傲慢。因为德行是立国之本,谦德则是立人之基。拥有谦德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六种谦德,各有其内涵。恭者,宽容大度而保持谦恭,荣耀自来;俭者,土地广大而节俭持重,安宁常驻;卑者,位高权重而谦虚低调,显贵长久;畏者,兵力强大而敬畏人心,胜利在望;愚者,聪明睿智而自视愚钝,真明哲也;浅者,博闻强记而自认浅薄,真智慧也。这六种品德,既是谦虚的表现,也是守成的智慧。
周公以自身的地位与经历告诫伯禽,也是告诫我们后人:贵为天子,富有四海,靠的是谦德。不谦虚则会失去天下,身败名裂。夏桀、商纣的覆辙在前,不可不察。
这篇诫子书不仅是对伯禽的告诫,更是对后世统治者的警醒。文中通过对比手法,运用六组对立概念,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守成之道。周公的政治智慧与谦逊品质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一位老臣的忧虑与期盼。他不仅关心国家的兴衰,更关心人才的培养与国家的长远发展。他的告诫,值得我们深思并践行。只有保持谦逊谨慎,以德治国,方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