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奇闻异事 >

五月五端午节的来历

编辑:奇闻怪事 2025-05-06 20:29 浏览: 来源:www.dknjh.com

一、名称由来

“端午”二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端”,在古汉语中,意为开端、初始,指的是五月里的第一个五日。而“午”字,则与十二地支中的五月相对应。“端午”便是指农历的五月初五,即我们所说的端午节。

二、时间与早期形成

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其日期固定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正值仲夏时节,天气变得炎热,疾病易于流行。古人为了驱邪避疫,逐渐形成了端午节这一节日。早在汉代,《风俗通义》这部文献中,就已经明确记载五月五日为防病防疫、驱避邪祟的日期,标志着端午节的正式形成。

三、起源传说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着多种传说。其中,最为广泛流传的便是龙图腾祭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龙有着崇高的敬意,端午节便是源于对龙祖的祭祀,以及祈福辟邪的追求。这一传统逐渐发展,形成了赛龙舟等习俗。端午节还与楚国诗人屈原有关。战国时期,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江自尽,百姓为了防止鱼虾噬其遗体,划舟投粽。这一举动逐渐演变为龙舟竞渡与食粽习俗。还有一些地区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等历史人物的传说。而古人视五月为“恶月”,五月初五为“恶日”,因此也有挂艾草、饮雄黄酒等驱邪避疫的习俗。

四、习俗演变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丰富多样。早期以祭祀、驱疫为主题,后来因屈原的传说影响力扩大,端午节与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成为了兼具民俗与文化的综合性节日。如今,端午节不仅是一个驱邪避疫的日子,更是一个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日子。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饮雄黄酒等传统习俗,都在这一天得以展现,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上一篇:十二时辰吉凶推算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