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奇闻异事 >

风水散花

编辑:奇闻怪事 2025-07-12 06:44 浏览: 来源:www.dknjh.com

上古洪荒时期,大禹王以其圣德厚隆,治水至南岳衡山之际,天神赠予他金简玉书。借此,大禹洞悉山川纹理与大地脉络,神力劈山岳,奠定九州之基,调整河川水道以滋养神州子孙。神州大地之山脉,源自昆仑,河川之水则源于星宿。遍布寰宇的山岳湖泊,起伏回旋,如太极般千变万化,形态各异。五岳四渎更有神守护,使得神州山水与地理人文丰富奇胜。

今日,我们要讲述的乃是云南大理的鸡足山。

追溯至上古时期,鸡足山被称为青巅山。登临山顶可俯瞰苍山洱海之壮美。鸡足山雄踞云滇,连结三州,控引西番。雪山脚下有一传说中的苦修之地,世代的佛陀在此修行,使得当地的花草树木、山石都散发着檀的香气。绵延五百里的鸡足山,风景奇秀天下闻名,与峨嵋、九华、天台、雁宕等名山相媲美。

有诗赞曰:悬空之境如开辟天地,云雾缭绕似拥抱日光;种玉之地人渐老,传书之鸟应回归。雪峰西现如拳石,洱海东流酌酒一杯。莫道蛮荒幽兴尽,更扶拐杖登几层高台。

云南古属西域天竺古国疆域,自西汉始归中国版图。此前,中原文化难以触及云南,故当地风俗彪悍愚迷。自大迦叶入定鸡足山、阐扬佛门以来,风土逐渐开化,百姓萌生善思,佛教盛行。万千僧俗大众焚香散花、供养神佛。滇南一带崇尚佛教之风,较中原为早。当地村民虽不惧王法,但深信因果报应,在神佛圣像前持身端正、不敢放纵妄言。信仰使民心自律,有助于帝王教化,为社稷带来益处。

谈及鸡足山,不得不提释迦佛在灵山大会上的拈花微笑。当时六梵天之王以金色波罗花敬献佛陀,释迦佛以微妙之法暗示大众。末法时期,魔子魔孙虽会假扮袈裟扰乱佛门,但转轮圣王的法使大众得以不离世俗修炼。释迦佛嘱咐大迦叶前往中土鸡足山等待弥勒佛转交金袈裟。大迦叶遂来到鸡足山入定华首门直至弥勒出世。其间鸡足山有上百处龙潭、灵泉相伴传说大迦叶入定时有七十二龙众随行护法因此鸡足山龙众多现神迹但不害百姓。

明朝末年战乱纷飞之际张献忠战死后部将孙可望、李定国退入贵州钱邦芑收复遵义后被永历皇帝任命为贵州总兵。孙可望自称秦王试图拉拢钱邦芑但钱邦芑忠于南明坚决拒绝并退隐结庐而居。最终在大清武官曹延生组织下编撰了《鸡足山志》以记录鸡足山的佛教历史和文化重要性包括佛陀神迹山川奇秀宝刹人物以及诗文歌赋等。该志书完成后曹延生表示后世子孙阅读时能够激发才情让想象者情感舒畅使修行之人洗脱凡尘之念。

此外悬象之道在于天地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感应大错和尚引经据典阐述了古人如何通过山河来判断天文人文间的影响以及国运兴衰等天机。春秋时吴王阖闾出游观震湖时隐居山中的龙威丈人进入藏有灵宝五符的灵墟盗取大禹王的金简玉书的故事也流传至今成为天地之间重要文字记载不能轻易泄露的寓言故事之一。远古的大禹王划分九州时,九州所占据的地面位置,都与天上的星辰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世间的丰收与歉收,还是国家的兴衰和灾难,都能通过天空中星象的变化来预测。人间的事务与天上的星辰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和谐的世界。

鸡足山,这片仅占大理十分之一、云南百分之一的地域,却在星相家的眼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应着天上的星宿,在古人眼中,星象不仅关乎朝廷的官员,还与民间的人事和山川地理息息相关。

大唐的一行法师曾言:“悬象在天,其本在地。”天上的星辰与地面的万物相互对应。鸡足山位于云南的西北方,对应着南方朱雀的井、鬼两个星宿。

鸡足山名扬四海,其奇秀之景自古以来便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禅僧道人的目光。他们登临鸡足山,为其美景所陶醉,诸峰错落有致,如诗如画。他们用柳州的笔触书写游记,以杜甫的风范歌咏其奇胜之景。

大错和尚曾咏鸡足山:“天遣外岳镇南疆,岭削三支压点苍……奇胜千年探不尽。”而清朝的释慧晖也吟咏道:“幽岩邃壑足逃禅,修竹长松映法筵……”这些诗歌赞美了鸡足山的壮丽景色和深远意境。

后世之人游览鸡足山,既能感受到世外之人的清宁淡雅,参禅悟道的意境,也能领略文人墨客的情怀。站在这里,不禁使人产生出尘之想,静息风尘之心。

有一句话说得好:“虎落平阳被犬欺。”这意味着即便曾是威猛的老虎,当它们失去势力范围时,也会受到其他犬类的欺凌。但这只是暂时的失意,待其时来运转、重整旗鼓、再度崛起时,必将震撼世界、一鸣惊人。

这句话抒发了那些因时运不济而遭受欺凌的人们的内心感受。他们虽然当前饱受白眼和欺凌,但内心却怀有宏图大志和上进心。他们期待着能够东山再起,一展身手,向那些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证明自己的价值。这句话也表达了对当前困境的愤怒和对未来的决心。

上一篇:穿衣对称风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