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之始末与养生之道
随着日历翻页,时间的指针指向了2023年的大寒。1月20日,我们迎来了大寒之始,结束时日是2月4日。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压轴节气,标志着一年之末的严寒时刻。在我国,大寒和小寒一样,都是描述寒冷程度的节气,特别是大寒,更是寒冷至极的代名词。
大寒,究竟是何景象?在北方,大寒的威力无比强大,小寒与之相比都显得逊色。对于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来说,最冷的时刻却是在大寒节气。此刻的天空似乎都在宣告着寒冷的到来。我们更需要关注养生之道。
要重视滋阴。长江流域自冬至开始,随着降水的减少,空气湿度逐渐下降。大寒期间尤为明显,白天平均湿度可能低于50%,室内湿度甚至低至30%,这样的干燥环境不仅使呼吸系统受到挑战,更有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在这样的时节里,我们需要提高室内的湿度,除了经常通风外,还可以使用加湿器等方法。多喝水是保持体内阴液充足的关键。无论是入睡前还是起床后,一杯温水是必不可少的。洗澡前后也要及时补水。
饮食调养不可忽视。大寒时节,北京的天寒地冻。在养生方面,我们应遵循自然规律,以敛阴护阳为主。应多食用温热食物如羊肉、鸡肉等,避免生冷、粘硬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对于阴虚者来说,鸭肉、鹅肉、木耳等滋阴食物更为适宜。药补则需结合个人体质和症状进行,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为了顺应季节变化,我们还可以适当摄入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提前适应春天的特点。
运动养生同样重要。大寒时节虽然寒冷,但运动不能停息。不过要注意避免过量运动导致出汗过多,以免阳气随汗液流失。锻炼时最好选择向阳的广场等地方进行,可选择快走、慢跑、广场舞等运动项目。运动时以自己感到舒适、微微出汗为宜。雾霾或下雪的日子最好暂停运动。在寒冷的冬日里,让我们通过科学的养生方法迎接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