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位到来的重要节点,标志着温高湿重,甚至不时伴随雷阵雨的夏日序幕已经拉开。那么,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夏至,它的具体时间又是何时呢?让我们一起揭晓这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节气,并与之相关的美食文化。
当我们走进公历的2022年6月21日,这一天不仅是夏日炎炎的象征,更具体地,当时间的指针指向下午的17点13分40秒时,我们将迎来夏至这个特别的时刻。农历的壬寅年五月廿三日则是这次相遇的传统纪念。那么,在夏至这一天,我们的传统食物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一番。
在中国湖南地区,“夏至蛋”作为一种古老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谚语说,“夏至吃蛋,石板踩烂。”人们相信在这一天吃蛋可以强身健体,滋补身心。鸡蛋煮熟后,有的会被剥壳与红枣一同煮汤,有的则在蛋壳上染上红色,挂在网上给孩子佩戴。
而在广大的中国大地上,“夏至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因此许多地方都有吃夏至面的传统。这里的面并非热汤面,而是过水面。煮熟的面条经过冷水冷却后,再浇上特制的卤汁和小菜,一碗凉面既能消暑降温又开胃。炎炎夏日中,一碗凉丝丝、滑爽筋道的夏至凉面无疑能激发食欲。
除了上述食物外,夏至羹、夏至饼等也是各地的传统美食。湖南长沙人喜欢在夏至这天吃夏至羹,认为它能增强体力。夏至饼则是麦饼的一种,在夏至时节食用有“辟邪”的美好寓意。老南京人在夏至这天则有吃豌豆糕的习俗,寓意着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在我国南方地区,还有“夏至吃馄饨热天不疰夏”的说法,人们认为吃馄饨可以预防长痱子,而馄饨也与“浑沌”谐音,寓意着使人变得更聪明。而在江苏地区,人们则习惯在夏至日吃麦粥,清香宜人的麦粥不仅能健脾开胃,还能利尿消暑。
夏至将至,各地的传统习俗和美食让人目不暇接。你所在的地区有过夏至的习俗吗?一般会吃什么传统食物呢?让我们共同期待并这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节气吧!